久久久久久婷婷-131mm少妇做爰视频-久久av高潮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第一暮 ,99精品视频99,a级黄色网址

中國大型汽輪機之最,這些機組上榜!

核心提示: 2010—2019年,我國火電汽輪機的典型技術特點如下: 從2012年我國起步1000MW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的研發工作,主

        2010—2019年,我國火電汽輪機的典型技術特點如下:    從2012年我國起步1000MW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的研發工作,主蒸汽溫度由600℃提高到615℃,再熱蒸汽溫度由600℃提高到620℃和630℃,主蒸汽壓力由25MPa提高到一次再熱機組的28MPa和二次再熱機組的35MPa。


        列為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國電泰州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州)二期工程3號機組是全球首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1000MW汽輪機,已在2015年9月25日投產,其進汽參數為31MPa/600℃/610℃/610℃,采用單軸五缸四排汽。2018年我國超超臨界1000MW機組年運行加權的供電煤耗率為282.81g/(kW·h),其中華能萊蕪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蕪)進汽參數為31MPa/600℃/620℃/620℃的1000MW機組煤耗的全年供電煤耗率最低,達到270.1g/(kW·h)。

        全球單軸功率最大的28MPa/600℃/620℃超超臨界一次再熱1240MW汽輪機采用五缸六排汽,已于2020年7月7日在廣東華廈陽西電廠(以下簡稱陽西)投運。

        全球最大的熱電聯供機組是進汽參數為28MPa/600℃/620℃的1000MW濕冷一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于2018年6月22日在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疆)投入運行。這2臺國產機組日產30萬噸淡化的海水,純凝工況下煤耗率降至263.3g/(kW·h),兼顧供應1000t/h采暖用汽和1400t/h工業用汽,全年平均熱效率提高到65.6%。

         自主設計制造出參數最高、容量系列完整的超超臨界一次再熱660~1100MW直接空冷和間接空冷汽輪機。

        全球首臺雙機回熱超超臨界一次再熱、單軸四缸四排汽1000MW汽輪機以及抽汽背壓小汽輪機于2018年11月9日在廣東陸豐甲湖灣電廠(以下簡稱甲湖灣)成功投運。

        全球首臺高低位布置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1350MW雙軸汽輪機于2020年12月16日在安徽淮北平山電廠并網發電。安裝該汽輪機的安徽淮北平山電廠二期(以下簡稱平山)在2015年被國家能源局列為國家煤電示范工程,于2018年3月30日開工建設。該汽輪機采用七缸六排汽,進汽參數為32.5MPa/610℃/630℃/623℃,為高低位雙軸布置。其中1個單流超高壓缸和1個單流高壓缸為高位布置,2個雙流中壓缸和3個雙流低壓缸低位布置在傳統的汽輪機平臺上,可以減少主蒸汽管道、一次再熱蒸汽管道和一次冷再熱蒸汽管道的長度。與常規超超臨界一次再熱1000MW機組相比,該汽輪機設計熱耗率下降約453kJ/(kW·h)。

        全球首臺全高位布置超超臨界一次再熱660MW汽輪機于2020年12月23日在陜西國華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錦界)投產。該汽輪機為直接空冷汽輪機,進汽參數為28MPa/600℃/620℃,采用三缸兩排汽和整機高位布置,高壓缸、中壓缸和低壓缸均布置在65m汽輪機運轉平臺上,減少了四大管道長度。汽輪機基礎采用彈簧隔振基礎,取消了排汽裝置,排汽缸與空冷島直接連接。該汽輪機全高位布置,為700℃汽輪機鎳基合金高溫蒸汽管道的設計提供了工程經驗。

        全球最長軸系、超低背壓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1000MW汽輪機于2020年11月11日在大唐東營發電公司(以下簡稱東營)投運。該汽輪機為全球首臺單軸六缸六排汽的汽輪機,設計背壓為2.9kPa,排汽體積流量大幅增加。若采用常規的五缸四排汽方案,則背壓為4.5kPa時末級葉片已處于阻塞狀態,需增大排汽面積。為了匹配2.9kPa的超低背壓,采用具有3個低壓缸的六排汽方案,旨在更好地利用超低背壓。與五缸四排汽方案相比,該方案的熱耗率可降低44kJ/(kW·h)左右。該汽輪機采用1個超高壓缸、1個高壓缸、1個中壓缸和3個低壓缸的串聯布置方式,汽輪機組軸系全長59.50m,總質量約為456.99t。國際運行經驗表明,單軸汽輪機的汽缸數目不應超過5,因此單軸六缸汽輪機的設計和使用面臨很大困難。我國單軸六缸六排汽汽輪機的研制和應用已突破了國際上單軸汽輪機汽缸數目的上限。

        全球首臺常規布置630℃超超臨界二次再熱1000MW汽輪機預計于2021年在大唐鄆城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鄆城)并網發電。該汽輪機進汽參數為35MPa/615℃/630℃/630℃,采用單軸五缸四排汽和低背壓(4.0~4.1kPa)技術,末級葉片葉高為1450mm。
 

 
相關報道
協合運維
電力月刊171期
海上風光電開發建設與運行維護創新技術發展論壇
燃煤電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大會
?

掃描關注“電力科技”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