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半年煤炭行業普遍虧損之際,神華不僅沒有虧損,反而還凈賺逾百億。據神華集團一位不具姓名人士表示,這其中最大的功勞是火電業務的快速增長。
在煤價下跌的同時,火電成本也在下降,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同時擁有煤炭業務和火電業務的企業的損失,也刺激了更多火電項目落地投產。據調查,不論是經濟欠發達的河北、山西、遼寧、湖北等地,還是經濟發達的廣東、福建,都在今年推出了一批火電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火電項目新投產2343萬千瓦,同比增幅高達55%;除了已投產外,各地已獲得路條的火電規模約為2億千瓦。
密集簽發火電路條
炎熱的8月即將結束,但各地上馬火電的熱情絲毫不減。就地方政府來說,推動火電項目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遺余力地“批”路條。
8月17日,即便是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嚴重的形勢下,河北華電裕華火電項目也獲得了路條,被列入河北發改委2015年火電建設方案6個火電項目之一。
同樣,遼寧省8月10日發布了3個火電項目獲批的消息,福建省則在7月9日同意福建晉江熱電廠擴建項目取得路條。而湖北省則在5月時便赴鄂州、荊州和隨州等地現場調研,協調解決三地火電項目建設中的難題,力爭這3個火電項目均能在2017年6月30日前投產發電。
而山西省對火電路條的審批則更加密集。6月26日山西省核準了6個火電項目,6月4日核準了5個,5月13日核準3個,不足兩個月,山西核準的火電路條多達14個。
相比地方政府,大型發電企業、煤炭企業對火電項目更是“逆勢”擴張。據中國神華近日披露,神華旗下的安慶發電項目、福建鴻山熱電廠、重慶萬州港電一體化項目,共計5000兆瓦已經順利投運;同時,神華旗下格爾木電廠、勝利電廠、神東準東電廠項目等機組相繼獲得路條。無獨有偶,今年上半年取得核準路條的,還有中煤能源平朔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大屯熱電項目及新疆準東五彩灣北二電廠等項目。
堅挺的火電業務
當前,煤價持續低迷,但火電的經濟效益卻持續向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煤價至今還維持在較低的價位,但火電成本卻因此降了不少。此消彼長,擁有火電業務的煤炭企業很快替補了煤炭業務下滑的損失。
中國神華在8月22日公布了2015年半年度報告,收入、凈利分別同比下跌約為32%,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高達117.27億元。“原因就是神華的火電業務盈利能力非常強大,止損了神華煤炭業務的下滑。”煤炭分析師李朝林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中國神華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平均售電電價,相較于2014年同期360元/兆瓦,下跌4.7%;然而,單位售電成本卻比去年上半年241.6元/兆瓦下跌9.1%。2015年上半年,中國神華1千瓦時即1度電賺0.1236元,相較于2014年同期每度電賺0.1184元,今年的業績略超去年。對此,中國神華給出的解釋是,主要系電廠燃煤成本降低所致,且電廠耗用的煤炭主要來自神華煤。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神華發電分部共耗用神化煤0.385億噸,占其發電分部燃煤消耗量0.43億噸的89.5%。煤價低、自用煤,讓中國神華發電板塊逐步“顯山露水”。
同樣,永泰能源是一家以煤炭為主業的大型民營企業,去年因煤市疲軟凈利潤同比下降14.95%,但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卻同比上升20.6%,其原因也是火電業務貢獻了13.9億元的營收。
“相比煤炭業務,火電利潤還是挺豐厚的。”卓創資訊煤炭分析師劉杰表示。大唐發電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大唐發電管理裝機容量約4152.1745萬千瓦,其中火電為3437.08萬千瓦,約占近83%。
警惕火電產能過剩
盡管目前火電的利潤很可觀,但目前火電已出現過剩跡象。
“截至2014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約9.2億千瓦,目前過剩超過2億千瓦。”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透露。
“火電過剩比想象得還要大。”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記者。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火電項目新投產2343萬千瓦,同比增長55%。而今年前五個月新核準的火電項目就達到800萬千瓦。
“今后那些在建的或擬建的火電項目一旦投產后,全國的火電將出現嚴重過剩。”廈門大學能源經濟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華電集團企管法律部主任陳宗法近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目前,全國電力市場進入普遍過剩時代,個別省份還出現了絕對過剩。
8月初,中電聯發布《201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338萬千瓦,其中新增火電裝機2343萬千瓦,占比超過50%。
火電發展為何突飛猛進?《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或許與火電項目審批權下放有關。
“此前,火電項目需發改委或能源局審批,審批較慢,但去年底審批權下放到省級政府,火電項目的獲批就簡單多了。”8月27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官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而經濟下行壓力下,地方也放松了對火電項目的審批。
“目前已核準和發路條的火電項目的發電能力已超過‘十三五’新增電力需求。”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近日撰文警告稱,如放任這些火電項目全部在“十三五”建成投產,則2020年火電將達到13億千瓦,比2015年增加3億千瓦,火電過剩會非常嚴重。
2015年投產的火電項目只是一個開始。“即便政策強力助推新能源,但是火電一直提供了超過75%的電力能源,這種格局一時還很難改變。”據林伯強分析,未來幾年還將會有一大批投產的火電項目,因為煤價已跌到最低點,火電還有很大的利潤空間,企業便會不遺余力地推動。
原標題:地方密集批路條:火電大干快上 警惕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