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灞橋熱電廠 王軍峰/攝
玄灞素浐,水潤長安。盛唐時期,浐灞名噪一時。時光荏苒、斗轉星移,如今,在世博園旁、長安塔下,一座有著60年歷史的發電廠——大唐灞橋熱電廠傲然屹立,正在為古都西安的經濟建設和民生需求做著默默而重要的貢獻。
裝機85萬千瓦的灞橋熱電廠先后進行了6期改擴建工程建設,逐步成為陜西省最大的熱力生產基地和西安市東部地區重要的電源支撐點。作為距離西安城區最近的熱電聯產企業,長期以來,灞電始終將“踐行綠色環保責任、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作為頭等大事,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理念,在為古都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提供安全、清潔、綠色的高效電熱能源的同時,主動承擔起節能環保減排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精心呵護著古都的生態環境,踐行著對子孫后代的承諾。
增加環保投入 降低排放水平
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的延伸和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進一步加大,作為城市電廠的灞橋熱電廠不僅履行和擔當著發電、供熱的社會使命,更要為西安的碧水藍天、古城市民的美麗生活承擔起責任。該廠嚴格落實國家的相關環保政策和法律法規,用一系列環保設備的“大手筆”投入,為改善西安的空氣質量做出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貢獻。
推進脫硝工程建設。2010年12月,該廠在西北地區率先啟動了在役機組煙氣脫硝技改工程,采用尿素法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和“高含塵布置方式”的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的混合脫銷裝置。這項陜西省示范性環保工程的建成實施,使得該廠年減排氮氧化物約3200余噸。該工程的成功投產,為西安市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也為該廠持續減排和改善環境創造了良好的開端。新年之初,在即將實施新的排放標準限值的嚴峻形勢下,該廠審時度勢,提出以機組大修為契機,繼續深化兩臺12.5萬千瓦機組的脫硝工程建設,并進行鍋爐低氮燃燒器的前期招標工作。一系列脫硝工程建設的積極推進,無不彰顯出大唐企業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清潔生產的社會責任。
同步建成的西北地區首座封閉式圓形環保煤場 王軍峰/攝
嚴格控制粉塵排放。2012年,該廠對兩臺12.5萬千瓦機組的除塵器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后的電袋復合式除塵器,出口的含塵濃度由原先的150毫克/立方米降至20毫克/立方米以內,除塵效率達到99.95%,每年減少煙塵排放約400余噸,使得煙塵排放達到了2014年煙塵排放新標準要求。在加強除塵設施管理,深挖除塵設備潛力,確保達到設計能力的同時,為治理嚴峻的粉塵污染,該廠結合本廠實際,進行了多項防塵工程建設——與熱電技改工程同步建成的西北地區首座封閉式圓形環保煤場,可儲原煤11萬噸,有效地阻斷了煤粉顆粒在空氣中的擴散,實現了原煤的無塵儲運;對原先建成的露天煤場加裝布置了7000余米的防風抑塵網,顯著改善了露天煤場煤塵飛揚的環境問題。
狠抓設備維護治理。該廠自2012年積極穩妥推進脫硫旁路封堵工作以來,在顯著提高脫硫投運率的同時,針對系統設備長期運行,日益嚴重的煙道腐蝕和煙氣CEMS老化等問題,堅持按照“將脫硫設施納入生產一體化管理”的要求,不斷強化設備治理,積極開展技術革新,確保了污染物的達標排放。2013年,該廠利用機組檢修時機,先后對吸收塔除霧器進行更換、脫硫GGH進行大通道換熱元件的防堵降阻改造,及時完成了吸收塔防腐處理和增壓風機大修,加裝了聲波吹灰器等工作。通過這些技術改造,有效降低了煙氣阻力,提高了通流量,保證了脫硫設施的穩定運行和總量減排效果,同時也為搶發電量工作奠定了堅實的設備基礎。
堅持清潔生產 實現減排目標
面對國家和社會對于環保工作的日益重視,隨著公眾參與和媒體監督的力度逐步增大,灞橋熱電廠在壓力面前不等不靠,在積極應對的嚴峻的排放標準限值同時,不斷探索環保管理的新途徑和新方法,通過“軟實力”的提升,傾力打造西安的藍天工程。
實施系統優化運行。一方面,針對供熱機組采暖季后負荷率下降,脫硝系統投運率大幅回落的現狀,2013年以來,該廠盡可能地實施負荷轉移,滿足單機投運脫硝條件。通過運行摸索試驗,該廠還將脫硝最低噴氨溫度由305℃降低至300℃,脫硝投運率大幅提高。同時,依托技改,在原有SCR聲波吹灰的基礎上,在預熱器冷端增加蒸汽吹灰裝置,延緩低負荷工況下硫酸氫氨在空預器上沉積板結,減輕了脫硝系統對下游設備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該廠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始終堅持精細化管理,實行“低密度、低液位、低PH值”的“三低運行”, 嚴格巡檢,優化調整,加強吹掃,對工況惡化趨勢及時判斷調整,最大限度避免設備故障和設備堵塞。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優化運行措施,使該廠環保設備運行更加穩定和高效,二氧化硫排放同比降低0.41克/千瓦時,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也得到了明顯降低。
狠抓設備維護,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王軍峰/攝
堅持夯實“三基”建設。為不斷提高運行、檢修和監督化驗人員的技術素質,強化生產人員對環保設備的駕馭能力,該廠聘請專家在廠內開辦脫硫、脫硝專題培訓班,對GGH堵塞、除霧器堵塞、增壓風機故障等常見問題進行講解和技術攻關,并提出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脫硫設施運行維護水平。在環保自動在線監測系統交由陜西省環保公司維保管理后,該廠進一步加強熱控人員業務學習,積極配合省環保公司做好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的巡檢、標定和數據傳輸工作,各方人員全程配合參與季度有效性審核比對監測,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3年里,該廠取得了各季度全部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的合格證。2013年7月,國家環保部總量司組織人員對該廠的煙氣脫硫脫硝設施運行情況進行了現場核查。測試結果顯示,各污染物排放量不僅達標,而且大大低于國家標準排放指標。該廠節能減排工作和環保管理水平獲得了環保部檢查人員的充分的肯定。
傾力發展循環經濟。該廠充分運用循環經濟的環保理念“變廢為寶”,全方位、全過程推行清潔生產,積極采用低氮燃燒、消音降噪、雨污分流匯集處理等國家鼓勵的技術工藝,通過加強過程管理使工業“三廢”實現“零排放”。工業污水站的建成,實現了工業污水全部回收利用;灰渣分除、正壓輸送技術的運用,使得粉煤灰渣及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100%;生產用水全部采用城市中水,最大限度節約了水資源。一系列循環發展技術的運用,在顯著降低能耗水平的同時,延伸了對外銷售產業鏈,拓寬了多經產業規模,搭建了新的盈利增長點。該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也表明了助力實現“古都碧水藍天”的信心和決心。
嚴控節能指標 提升環境質量
在踐行“提供清潔生產”錚錚誓言的同時,面對日益嚴峻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該廠主動出擊,嚴格管控、通過對標挖潛、設備技能技術改造,重拳推進節能管理工作上水平。
深入推進“兩型企業”建設。該廠深入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兩型企業”建設,建立了三級節能減排監督網,有效建立起一套“綠色”治企閉環管理體系。以目標為導向,合理分解全年指標目標,從問題出發落實措施和責任,確保完成指標計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結合經濟性評價和優化運行等專項活動,做到指標的“日監控、周分析、月考核”,顯著提高了機組的經濟性;充分運用耗差分析系統,深入挖掘潛能,查找管理漏洞,實現了設備健康水平和環保監督管理的“零曝光”、“零處罰”。同時,積極調整來煤結構和燃煤品質,優化摻燒方案,及時進行經濟性對比分析,不斷找尋安全、經濟、效益的最佳平衡點,有效促進了環保電廠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該廠相繼榮獲了集團公司“兩型企業”、“節能減排先進單位”和“一流企業”等榮譽稱號。
實施技術改造,進一步挖潛增效。 王軍峰/攝
加大能耗指標管控。該廠層層落實清潔生產和資源節約的責任,與安全生產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對節約效果突出的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于未完成節約目標的個人及部門,給予嚴格考核,并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確定目標、指定措施、狠抓落實。同時,以“兩全”管理為抓手,切實加強指標管理,量化對標,爭創一流,堅持能耗指標分析制度,深入開展機組能效對標、小指標競賽活動。按照閉環管理的工作方法,將問題進行集中解決,繼續實施各項節能改造措施,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優化運行方式和運行調整。此外,該廠還積極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從設備技改和生產工藝優化上深度挖潛,相繼完成了機組余熱回收改造項目、滑壓運行優化實驗和凝結水泵變頻運行優化等重點節能項目,降低供電煤耗約2.8克/千瓦時,對于提高機組的經濟運行和節能降耗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聯動機制鐵腕治霾。2014年初,針對日益凸顯的城市霧霾危機,該廠從源頭做起,關口前移,啟動“治污降霾”環境保護工作聯動機制,在保證發電供熱負荷的同時,制定專項應對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防止揚塵污染,減少霧霾影響。一方面,積極調整配煤摻燒結構,控制原煙氣二氧化硫濃度,加強運行調整,管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在限值之內。另一方面,加大文明生產管理力度,嚴控廠區各類車輛行駛速度,杜絕拋灑揚塵現象,提高道路灑水頻次,保持廠區環境。近一段時期,在各級政府和媒體的多次暗訪及突擊檢查中,該廠所做的環保管理工作,均得到大家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贊譽。
建設綠色灞電 塑造美麗電廠
在抓實做細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工作的同時,灞橋熱電廠廣大干部職工深深意識到,唯有進一步提高自身對企業生態文明建設新形勢的認識,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勾勒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環境友好型企業。
60年的發展長河中,灞電追逐“綠色夢想”的腳步從未停歇。特別是2013年以來,該廠在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和集團公司“大唐夢”精神指引下,依托緊鄰世園會會址和浐灞濕地公園的地理優勢,進一步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提出“安全、效益、綠色、舒心”四個灞電建設目標,力求打造一個讓政府放心、讓職工安心、讓居民舒心的良好企業環境,將該廠塑造成為環境優美、生態文明、天藍地綠的美麗家園。
一年來,該廠緊抓春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在全廠范圍內大力開展了“全員行動,扮綠灞電”植樹活動。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對生產、辦公區進行立體化、多方式的整體美化綠化,全員行動努力為打造生態文明的“綠色灞電”播新綠、做貢獻。現如今,該廠廠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廠房內外寬敞整潔,職工辦公、居住環境舒適宜人,一個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文明、綠色舒心的“花園式”美麗電廠已然顯現。如今的灞電,職工心氣足、人氣旺,企業文化蓬勃發展,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增長。
廠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田輝/攝
“大唐灞橋熱電廠致力于環保生態文明建設,企業監督管理到位,責任落實,實行各類限排措施,嚴格管控排放標準,下大力氣實施廠區綠化,打造花園式電廠,這樣的企業獲得陜西省生態文明推動力‘突出貢獻企業’稱號實至名歸!”這是灞橋熱電廠于2013年12月,在陜西省環保廳、陜西省社科院和華商網聯合舉辦的生態文明推動力系列評選頒獎儀式上,獲得的贊許。該廠不但獲得公眾投票第一位,更是在18家候選企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發電企業。
同年12月,在由中國能源行業權威媒體中國能源報社主辦的尋找“中國美麗電廠”大型公益活動中,該廠從眾多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喜獲“美麗電廠”殊榮。這項榮譽的獲得,彰顯了灞橋熱電廠作為大唐企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形象,更集中體現了大唐精神“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光榮使命和責任擔當,也成為灞電60歲生日蛋糕上最為靚麗的點綴。
這個剛剛走過60年發展里程碑的“新灞電”,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屬于她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定會用綠色承諾為古都的碧水藍天,奉獻自己的全部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