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婷婷-131mm少妇做爰视频-久久av高潮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第一暮 ,99精品视频99,a级黄色网址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23年會

核心提示:2023年5月31~6月2日,中國電力科技網主辦,西安華電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23年會在淄博順利召開。


  2023年5月31~6月2日,中國電力科技網主辦,西安華電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23年會”在淄博順利召開。本屆年會以“低碳改造、綜合利用、深度調峰、轉型升級”為主題,內容涵蓋大機組安全、環保、經濟啟動控制與診斷,快速調峰,低碳減排,脫硫、脫硝經濟運行,摻燒原理及綜合利用技術等多個主題。25位專家針對流化床電廠煤炭清潔利用新技術、應對新能源消納的靈活性運行技術、多源燃料耦合發電技術與生物質氣化技術研發應用、鍋爐性能優化與智能熱電技術等內容,發表演講并答疑。


  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肖峰致主持詞。

各位專家、與會嘉賓:早上好!

  非常榮幸受主辦單位委托,主持本屆年會開幕式,也很高興能與大家相聚在齊國故都,共同研討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

  “雙碳目標”與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提出,奠定我國十四五期間能源發展的主基調,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是在最近30年快速發展起來的先進能源利用技術,對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值此契機,以魏毓璞主任為首的團隊,為電力同仁提供高質量的技術交流平臺,20多位專家分享超/超超臨界CFB鍋爐機組設計、制造、建設創新成果,探討機組綜合利用技術及前景。享受成果的同時,希望大家積極參與研討和交流,拓展思維、啟發智慧、應用實踐。

  中國電力科技網一直致力于傳播國內外能源行業前沿科技成果,憑借自身行業優勢,圍繞生產一線疑難問題、熱點技術和新銳科技,舉辦上百屆/次技術講座、研討會、高峰論壇。匯聚大批院士、專家、學者及生產一線技術高管,交流各專業最新科研成果,分享創新技術應用經驗,為我國電力事業作出卓越貢獻。長達數十年,魏主任始終如一,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傳播電力技術,我非常欽佩!期待專家的精彩演講,感謝主辦單位辛勤付出!



  中國電力科技網秘書長楊曉容代表主任魏毓璞致辭。

各位專家、與會代表:大家上午好!

  一場始于煙火、歸于真誠的邂逅,讓八方游人了解淄博、走進淄博,相逢八大局,牽手海岱樓,歡聚燒烤城;一輪自我革新、鳳凰涅槃的歷練,讓循環流化床領域專家共聚齊都古城,出良方、謀良策,分享成功經驗,交流先進技術。

  最是“初心”能致遠。我國有近一億千瓦循環流化床發電裝機容量,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三十多年,中國電力科技網從小型、中型到大型,推廣交流流化床技術,凝聚權威專家和生產一線技術高管智慧結晶,共同見證我國循環流化床技術起步、發展和飛躍——桂林、北戴河、南京、長沙、三亞、麗江、深圳、寧波、石家莊、包頭、青島、徐州、濟南、成都、韶關、濟源、太原和南昌……今天,“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23年會”落腳淄博,順利召開。

  最是“創新”聚偉力。清華毛健雄教授、浙大高翔院士致辭;肖峰、王大軍教授分別介紹“循環流化床大型化與關鍵技術”、“CFB鍋爐新技術與應用”,均是業內科技前沿;程樂鳴教授、宋國良研究員、郭濤副總經理分別介紹“循環流化床鍋爐給煤顆粒擴散與燃燼”、“循環流化床低碳減排創新技術及典型示范”和“CFB鍋爐NOx超超低排放技術及工程應用”,結合實際,分享低碳改造、節能減排新方向、新技術。

  趙鵬勃所長、張楊副主任分別介紹“雙碳目標下CFB鍋爐多元固廢耦合技術研究與應用”、“循環流化床機組多源燃料耦合發電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引領耦合技術創新……我代表主辦單位向20多位專家致以崇高敬意和由衷謝忱!

  最是“群眾”集智慧。年會設置四場專家答疑、深度交流環節,與會嘉賓積極踴躍提問,碰撞智慧,交流務實,為技術未來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技術和新方案,實現多元經濟綜合利用貢獻力量。聚焦行業前沿,論道專業視角,直擊創新亮點,精準解析破惑,深度溝通交友,共奏演講、答疑、溝通三部曲。

  品一方“淄”味,悟使命擔當。本屆年會圍繞“低碳改造、綜合利用、深度調峰、轉型升級”四大主題,搭建技術交流平臺,頭腦風暴,敞開思維,深度交流,創新中尋求突破,前行中沖云破霧!

  中國電力科技網綜合處處長周麗宣讀清華大學毛健雄教授致辭。

魏毓璞主任,各位代表:大家好!

  首先,祝賀“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23年會”召開,并感謝魏主任和中國電力科技網為本屆年會所進行的大量精心準備工作和各位專家所準備的高水平發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力事業有了極大的發展,有力地支持、保障和推動了中國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到2022年,我國電力的總裝機容量已達25.6億千瓦,是全球最大的電力裝機容量。中國能源資源稟賦——“多煤、貧油、少氣”,煤電也得到快速發展,現在我國煤電的總裝機容量已達11.2億千瓦,為世界第一,絕大多數機組均實現了超低排放,煤電平均供電煤耗達到每度電305克標準煤,是世界上擁有大容量先進超超臨界煤粉鍋爐及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最多、排放最清潔、供電效率最高的國家。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我國的風光電得到了快速發展,雖然現在煤電的容量占比已經降到全國總裝機容量的43.8%,但發電量仍然超過50%,中國的能源和電力仍然是以煤為主。

  大家知道,在雙碳目標下,為推動我國電力系統的低碳轉型,可再生能源的風光發電裝機容量正在快速增加,但是由于風光電“靠天吃飯”的特點,全年的發電小時數低于2000小時,發電量遠低于火電的發電量。由此可見,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為了支持風光電的發展,煤電作為我國電力系統最安全可靠與可調節的電力,其兜底和壓艙石的支撐和調節作用,是其它任何儲能技術無法替代的。

  但是,為了實現“雙碳目標”,煤炭作為高碳能源,煤電作為我國最大的碳排放源,兩者最終必須被低碳能源所取代,因此,煤電最終必須進行低碳轉型,其轉型可以考慮采用三步走的路線圖:第一步就是實現煤電的高質量低碳發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供電煤耗,改進其中低負荷的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靈活性;第二步是在煤電最大限度降低煤耗的基礎上,通過政策推動,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植物,逐步對高效大容量煤電機組進行生物質燃料的混燒,并逐步提高生物質燃料的混燒比,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生物質燃料產業鏈,直至最終實現100%生物質燃料取代煤炭,從而將高效低碳的燃煤火電,轉變為零碳排放的高效生物質火電;第三步是加大對“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CUS)”技術的研發和示范,使其能耗和成本能夠實現商業化并得到推廣。這樣,零碳排放的生物質火電,再加上CCUS,就可成為負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火電,最終實現我國煤電從低碳到零碳,直至負碳的徹底轉型。

  循環流化床技術有許多優于煤粉爐的特點,特別是燃料的靈活性和低排放特性,以及負荷調節的靈活性。現在,我國是循環流化床技術最先進的國家,裝機容量達9000萬千瓦,全球最大,其中35萬千瓦以上大容量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已超過50臺,并且通過不斷技術創新,不但發展了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循環流化床技術,同時正在發展和建造660萬千瓦的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因此,循環流化床技術作為重要的具有獨特優點的火力發電技術,對于推動我國煤電的高質量發展和低碳轉型,參與靈活性調峰和煤電向生物質耦合混燒,直至實現循環流化床鍋爐100%全燒生物質燃料,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相信通過這次年會,一定會促進和推動我國先進循環流化床技術的高質量發展。我因為年齡和身體原因非常抱歉無法參會向大家學習。感謝與會代表的積極參與,再次感謝魏主任和中國電力科技網以及各位專家將要在這次年會上所做的高水平精彩講演,祝年會圓滿成功!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高翔視頻致辭。

各位專家、與會嘉賓,各位同仁:大家好!

  電力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國能源體系世界最大,已形成煤、油、氣、電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能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由于受風、光等新能源對電力系統的影響,燃煤發電機組仍承擔了調峰和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的重要任務。在此背景下,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在運行靈活性、燃料靈活性、深度低負荷、快速變負荷及污染控制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發展空間。

  今天,大家齊聚淄博,探討循環流化床鍋爐“低碳改造、綜合利用、深度調峰、轉型升級”,深度挖掘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低污染排放潛力,對我國燃煤發電產業升級、科創能力提升和能源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成功研制首臺每小時35噸循環流化床發電鍋爐,到66萬千瓦超臨界鍋爐,我國書寫了世界循環流化床技術發展新史冊。中國電力科技網作為前沿技術平臺召開年會、專題研討會,辛勤耕耘三十多年,見證了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歷程。浙江大學與中國電力科技網長期合作,曾在浙江大學,聯合召開“全國循環鍋爐(CFB)節能優化經驗報告會”,那次報告會,學術氛圍濃厚、解決實際問題,也成為我國循環流化床發展史上的一次盛會!

  在此,我衷心希望各位專家能利用本次論壇,針對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創新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度的交流研討,為全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貢獻行動方案。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未來40年正是新時代能源人大顯身手的好時候,讓我們砥礪前行,不負使命,勇于創新,為建設“綠色中國”“美麗中國”貢獻硬核科技力量!

  最后,衷心預祝本次年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安全總監郭凱代表參觀單位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同志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對各位領導來到淄博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級領導長期以來對淄博公司的關愛和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并通過中國電力科技網向出席這次會議的專家、教授、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

  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東南定熱電廠,始建于1952年,曾為全省最大的發電廠。2003年底更名為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裝機規模為950MW,其中二期工程2臺145MW流化床機組于2003年投產發電,三期工程2臺330MW煤粉機組分別于2012年和2013年投產發電。其中145MW機組為當時國內最大的循環流化床機組,投產二十年來,在我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先后進行了滾筒冷渣器、旋風分離器提效、高溫再熱器、高背壓供熱等改造工作,目前兩臺流化床機組運行穩定,是我公司冬季供熱的主力機組。

  淄博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堅持新發展理念,以“行業標桿、環保先鋒、花園電廠”為工作導向,推動火電、供熱、清潔能源三大板塊協同發展,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發展路徑。先后投入10億元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煤場封閉等環保治理項目,守護一方碧水藍天。相繼投資6.3億元,建成華星一、二期高溫水供熱管網、兩座供熱首站等,現有供熱面積為2600萬平方米,持續為淄博市鳳凰涅槃、加速崛起貢獻華電力量。

  我們以會交友,共同探討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相信在電力科技網的支持下,各流化床機組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祝此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東道主,希望大家能夠在淄博的這兩天里,工作好、休息好,渡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浙江大學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程樂鳴發表“循環流化床給煤顆粒擴散與燃燼”演講。非接觸式多顆粒示蹤法測試CFB全循環回路顆粒運動特性。多元MP-PIC大型CFB三維擴散燃燒模型可對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多元燃料、寬負荷高效靈活運行進行數值模擬。流化風速增大,顆粒平均速度增大,擴散增強;顆粒停留時間縮短,底渣含碳量增加。靜止床料量、床料粒徑、密度增大,平均速度減小,擴散程度降低,煤顆粒橫向擴散系數減小,燃燼時間增加。

  西安華電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流化床部主任郭濤發表“CFB鍋爐NOx超超低排放技術及工程應用”演講。通過對鍋爐長周期改造、增容改造、降硝(低氮)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等綜合提效改造,鍋爐帶負荷能力提升明顯,床溫下降顯著,屏過變形等問題基本解決,脫硝用氨水消耗量明顯減少,對有NOx超超低排放要求或氨逃逸濃度高于現行標準要求的CFB機組,該技術具備推廣價值。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宋國良發表“循環流化床低碳減排創新技術研發及工業應用”演講。中科院循環流化床實驗室具有40余年循環流化床技術研發積累,在大型CFB鍋爐設計與運行調試上具有豐富經驗。高效、清潔、低碳、靈活是循環流化床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在雙碳背景下,循環流化床深度靈活發電面臨技術與經濟的雙重挑戰。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資助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創新性開發了燃料高溫預熱改性與過程高效儲放熱深度靈活調峰技術,在燃燒源頭低成本解決了超低負荷與變負荷的高效燃燒、寬負荷下的超低排放、快速變負荷下的靈活調節等關鍵技術瓶頸問題,具有性能可靠、調節靈活、技術指標先進、經濟環保效益好,風險可控等特點,可為我國未來CFB鍋爐深度靈活快速調峰提供一條全新的技術途徑。

  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肖峰發表“循環流化床大型化與關鍵技術”演講。技術路線:1、開發具有選擇功能的冷渣器技術,在提高鍋爐效率的同時,使大量細顆粒返回爐膛,提高床層循環物料的質量,理論與實踐都表明,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合適的低床壓下能夠很好的運行,低床壓循環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2、研發新一代布風板技術,理論與實驗表明,理論計算得到的臨界流化速度以及實驗室得到的臨界流化速度要遠遠小于實際運行的臨界流化風速,證明目前流化床實際設計、運行與理論上存在較大差距,要開發出接近理論的布風板技術,顯著降低在運鍋爐的臨界流化風量,增加一次流化風在鍋爐運行中的調節范圍,使鍋爐具有良好的靈活性;3、對爐膛防磨進行機理性研究,從源頭防磨。

  
  重慶先隆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貴發發表“分篩、破碎、優化、設計和制煤系統效正技術——實現分篩效率破碎粒度降低設備運行成本”演講。滾軸階梯篩、多級分篩調節破碎機在安裝形式上進行組合,設備結構在振動篩、滾軸篩、錘頭破碎機、齒輥破碎機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借鑒設計,在傳統設備基礎上大力改良,迎合用戶需求進行優化升級、滿足客戶個性化設計,運行不堵塞,確保分篩、破碎粒度。

  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蔡新春發表“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穩定運行成功實踐”演講。提高偏差管材質等級、優化澆注料面積、優化節流圈孔徑等措施,以及運行中嚴格控制壁溫及熱偏差尤為關鍵。對于超臨界CFB鍋爐,當水冷屏與水冷壁串聯時,水冷壁是比較容易控制的;當并聯時,由于要維持蒸發段出口的過熱度,水冷壁出口的溫度偏差較大,在低負荷或變負荷工況較快時,運行控制不佳時局部超溫不可避免。在任何工況下控制最高壁溫低于該材質的允許溫度及較小的熱偏差,是防止超溫變形爆管的關鍵。低負荷以及變負荷工況,要重視超溫問題,尤其最高壁溫未顯示時要高度重視。機組超長周期穩定運行的實現需要從多方面綜合優化,包含硬件設備改造、運行參數優化。

  哈爾濱北方通用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馬君發表“中心給料機在爐前煤倉中的應用”演講。強調中心給料機卸料原理按照當前發達國家廣泛采用“先進先出”原則對各種物料進行卸料,適用于對儲存水分大、易粘結、流動性較差的各種煤倉進行出倉卸料工作,能夠完全避免因煤倉內物料因長時間堆積滯留或存在不流動區域而產生堵煤現象,因此用戶可以提高煤泥或劣質煤摻燒比例,進而提高電廠經濟效益。

  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生技部主任助理/高級技師劉培華發表“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控制”演講。機組采用465t/h超高壓參數循環流化床鍋爐,設計床溫885℃,采用兩個直徑8.08m高溫絕熱旋風分離器,布置在燃燒室與尾部對流煙道之間,爐內脫硫噴石灰石與爐外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相結合,采用SNCR煙氣脫硝系統。按照環保超低排放要求,2016年對鍋爐進行脫硝改造,每個分離器入口煙道兩側分別安裝5只氨槍,共安裝20只氨槍。改造后滿負荷蒸發量465t/h時NOx實際控制在100mg/m³以下。蒸發量在330t/h以下可控制NOx在50mg/m³以下。

  西安西熱鍋爐環保公司流化床部所長趙鵬勃發表“雙碳目標下CFB鍋爐多元固廢耦合技術研究與應用”演講。煤炭價格高位運行可能常態化,煤電企業成本居高,企業效益下降;循環流化床鍋爐在生物質固廢摻燒供熱發電技術領域具有獨特優勢,可發揮顯著的減污降碳效果,實現節能低碳、環保高效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CFB鍋爐可直燃利用生物質/固廢等低碳燃料,熱電企業可以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質燃料成為一個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在生產可再生能源的同時,還支持了風能和太陽能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上網。


  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眾泰電廠運行部主管張世禎發表“循環流化床鍋爐經濟煤種摻配及運行調整策略”演講。眾泰電廠燃料采購完成標煤單價1054元/噸,在山東公司對標排名第一。入爐煤硫份維持2%的情況下,通過運行調整保證SO2排放達標,在NOX原始排放劇烈波動的情況下,實現NOX達標排放,提高機組運行經濟性和安全性。對進煤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長協煤占比86.3%,較去年同比增長23.7%,節約燃料成本4440萬元。年度長協煤兌現率124%,其中山能兌現率136%,在山東公司對標排名第一。安全運行周期由原來的一兩個月大幅延長到五個月機組運行的經濟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證。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特聘教授李東方發表“生物柴油在循環流化床鍋爐上應用可行性分析”演講。作為近零碳排放的綠色能源,生物柴油應用CFB能夠很好的解決碳排放問題,可以作為點火啟動用油,節能降碳潛力巨大。較常見的生物柴油制備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法、微乳化法、熱解法、酯交換法和加氫裂化法等。“精餾分水連續氣相酯化降酸-甲醇循環式連續酯交換-甲醇蒸氣蒸餾精制生物柴油”技術,使原料轉化率提高至95%以上。針對運動黏度大,難以精準調控,增加預熱成本,研發了生物柴油預熱溫度-運動黏度精準調控技術;霧化質量差、液滴粒徑分布不均,研發了生物柴油旋流霧化調控技術等。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鍋爐及環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張楊發表“循環流化床機組多源燃料耦合發電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演講。典型流化床爐多源燃料耦合發電技術路線——流態化燃燒:爐瞠高,熱容大,大量高溫床料及時提供著火熱;低溫燃燒、爐內噴鈣:爐內隆NOx和脫硫;多源燃料理化特性、入爐給料、爐內摻燒、腐蝕影響。
 

  國網四川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四川電力工程分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大軍發表“CFB鍋爐新技術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與優化”演講。CFB鍋爐帶負荷的前提是床溫可控,所以床溫控制十分關鍵,設計手段主要有:內、外循環,爐內水冷壁,水冷屏;非常規床溫控制運行手段:一、二次風。需要關注的是:爐膛中部壓力、返料溫度、返料風、料柱壓力波動頻率、振幅、爐內水冷壁、水冷屏面積調整、一次和二次風量。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循環流化床設計、制造、應用的地區,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大量的制造和工程項目應用,現場科技人員得到大量實踐經驗。國家對節能、環保排放要求的不斷提高,廠家迫于生存,需要對設備系統性能持續進行提升,所以,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具備升級的剛需。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工程設計中心性能室副主任王瑀發表“循環流化床鍋爐固廢燃料綜合利用技術”演講。哈鍋作為頂尖的鍋爐制造商,掌握流化床鍋爐最前沿技術,是中國流化床鍋爐的開創者與引領者,能夠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各容量等級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產品,并能夠適用于燃燒低熱值煤、高硫煤、矸石、煤泥、石油焦、油頁巖、生物質、垃圾固廢、RDF等各類燃料。哈鍋的宗旨是為客戶提供高能效、高可靠性、低排放的鍋爐產品。

  北京中科合肥煤氣化技術有限公司研究員包紹麟發表“殘碳高效燃燒綜合利用報告”演講。新疆天業匯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四臺水煤漿氣化爐,3開1備,需要處理殘碳量49萬噸/年,約1600噸/日;中科合肥煤氣化技術有限公司EPC總承包新疆天業180t/h焚燒爐,無錫華光設計制造;借鑒高安濟民可信、林州設計運行經驗,燃燒和傳熱,循環灰和空預器下面放灰;防止空氣預熱器的堵塞。

  東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劉洪鵬發表“北票低熱值油頁巖流化床燃燒的理論與實踐”演講。分析北票油頁巖的特點及著火、揮發分析出燃燒機理等。針對一臺35t/h流化床鍋爐,提出了改燒低熱值油頁巖的改造原則,介紹了布風板、受熱面、二次風等改造方案,改造后運行效果表明:鍋爐運行良好,實現了650kcal/kg低熱值油頁巖的穩定燃燒。

  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熊小鶴發表“超臨界CFB鍋爐低負荷下NOX排放改造案例”演講。空氣分級+尿素噴槍壓力優化+播煤風噴口封堵+二次風噴射角度改造,對降氮+降尿素而言,是成功的。改造前低負荷運行時尿素耗量在1.5~2.0m³/h,改后可穩定在0.4~0.5m³/h,下降幅度65~70%。40%BRL工況以下,爐膛出口處NOx排放濃度≤50mg/Nm3。氫氧化鈉添加劑對SNCR降低氮氧化物,無顯著效果。

  廣州粵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樊紅飛發表“超臨界循環流化床調試技術與創新”演講。爐內配煤方式可根據需要自由增減煤矸石配比量,實用性、符合性較強,大大減少爐外配煤工作量,避免了爐外配煤摻配不均,影響鍋爐燃燒穩定問題,投油溫度較低,降低鍋爐啟動成本及時間,煤質變化時,對鍋爐的擾動較大。針對停爐不停機,要修改相關邏輯并驗證,及時正確的調整機組負荷、壓力、給水流量、風量等主要參數,確保了機組設備的安全,避免了非停考核,利用余汽發電,實現節能,提高經濟性。

  淄博弘科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國柱發表“鍋爐連排水余熱回收技術”演講。鍋爐連排余熱回收節能技術廣泛應用于電力、鋼鐵、石化、造紙等高耗能企業的熱電聯產項目。本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可為國家每年實現節約煤耗數億噸,減少碳排放數十億噸。

  西安華電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苗銳發表“運行中如何通過調整降低飛灰可燃物”演講。針對本臺爐子的燃煤特性和粒度情況,首先要保證必要的返料灰量,才能使得爐膛內物料濃度更加均衡,提升燃燒效果,其次針對二次風壓低的特殊性,對就地二次風進行了手動調整,風壓提高0.5KPa,通過調整找到床壓和一次風量的對應點,減少一次風量,增加二次風比例,提高燃燒效率。調試后,一次風量保持108000~130000Nm³/h之間,一次風機電流75~85A根據不同負荷;氧量控制在3.2%~4.8%范圍內;床溫控制在885~930℃范圍內。
  

  會議設置四場“代表提問、深度交流、專家答疑”。針對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的疑難點問題,案例+經驗,多維解讀,內容豐富。參會者根據專家研究方向提問,氛圍濃厚,技術實用,收獲頗豐,參會者結合工作實際提問并記錄要點;專家全面解讀、干貨滿滿,意猶未盡。
  

  主辦單位為演講專家“頒發證書、聘書、贈送書法作品”,感謝他們為會議作出的貢獻,并希望能夠繼續發揮技術優勢,為下一屆的研討會提供技術信息和資源準備。

  
  6月2日,專家和與會嘉賓參觀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華電淄博熱電安排技術人員陪同講解,現場答疑。華電淄博熱電整潔廠容、職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周到的接待給與會嘉賓留下深刻印象。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受益良多,不虛此行,對未來行業發展充滿信心與期待。通過現場參觀,與會嘉賓得到更直觀的數據和更詳實的解答,為本屆交流會劃上了圓滿句號。

 



  中國電力科技網對本屆年會進行全程實況錄像,供國家能源局、各發電集團主管部門交流學習;專家演講PPT上傳中國電力科技網相關欄目和電力月刊,廣大電力科技工作者在線瀏覽、免費共享、傳播先進技術和經驗,為我國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中國電力科技網:www.layerplumbing.com;
聯系人:魏毓璞18801034448;周麗15010503361;楊曉容18001252968。
 

協合運維
電力月刊171期
海上風光電開發建設與運行維護創新技術發展論壇
燃煤電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大會
?

掃描關注“電力科技”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