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婷婷-131mm少妇做爰视频-久久av高潮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第一暮 ,99精品视频99,a级黄色网址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

核心提示: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報道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千年帝都,東方雅典,為及時交流華潤銅山電力有限公司節能減排成功改

  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千年帝都,東方雅典,為及時交流華潤銅山電力有限公司節能減排、升級改造成功經驗,發揮典型示范作用,2015年6月11日,中國電力科技網在徐州隆重召開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14位權威專家與270位與會嘉賓共同奏響彭城帝都能源科技創新立體美好交響樂!



會場


  會議由中國電力科技網魏毓璞主任致歡迎辭:

  第四屆和第八屆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年會邀請馮偉忠總經理發表主題演講并均參觀外三電廠。2012年和2014年中國電力科技網承辦神華國華電力公司和北京能源集團等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會,馮偉忠總經理均選派優秀專家演講。借此機會,請允許我,向馮偉忠總經理對中國電力科技網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

  會議感謝華潤電力董事局周俊卿主席和劉萍總經理的支持。

  誠望各位認真聆聽每一個演講,切實消化每一個案例,延續“外三精神”,相信每位嘉賓都能充分吸收會議精髓,滿載而歸!

  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在這美麗多彩的季節里,讓我們一起感受彭祖故城之熱情,感受歷史人文之壯美!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院士發表會議主席致辭:非常高興到徐州參加“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希望通過這次會議推動外三電廠技術、經驗在更多電廠推廣,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更好發展。

  中國能源環境問題很尖銳,要改變中國能源結構很困難,在相當一個時期中國主要能源還是煤炭,當下主要是辦好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煤炭利用主要是發電,電力系統負擔了煤炭高效清潔利用主要作用。電廠平均煤耗320克如果可以減低到270克或者更低的250克,可以減燒很多煤炭,減少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一件大事情,需要努力工作。我們有個很好的范例——上海外三發電廠,馮偉忠這樣優秀的企業家也許不能復制,但是他領導的外三電廠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可以復制。

  這次會議參觀華潤徐州銅山電廠,在此感謝華潤電力董事局周俊卿主席,她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企業領導人,敢于復制外三經驗,對推廣外三節能減排起到決定性作用,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我表示衷心感謝!

  感謝中國電力科技網魏毓璞主任主辦這次會議,期待成為電力系統節能減排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預祝大會圓滿結束。
 


魏毓璞                                    倪維斗


  華潤徐州銅山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毅致歡迎辭:他熱情歡迎大家來廠參觀、考察、指導,并介紹了華潤徐州銅山電廠的發展及本次改造情況。

  華潤電力高級副總裁/火電事業部總經理劉萍致辭:很榮幸參加由中國電力科技網主辦的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并與各位領導和專家一起探討、分享在節能減排低碳方面的實踐和體會。

  當前國家積極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有效地落實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發展全過程和各個領域,并提出具體要求和各項約束指標。現代化工業化發展對電力依賴越來越高,隨著節能理念和技術的進步,電力領域節能也取得突出成效。華潤電力是華潤集團旗艦香港上市公司,投資區域覆蓋中國19個省市及直轄市,業態涉及火電、煤炭、風電、水電、分布式能源、核電、光伏發電等領域。華潤始終堅持創新綠色發展,責任引領未來的管理理念,積極響應國家經濟和能源戰略,緊扣國家能源發展方向。堅持發展理念,著重構建發展、建設、運營三位一體綠色發展體系。高質量地發展,高起點地建設,高效率地運營不斷提升燃煤機組利用效率和清潔水平,努力踐行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社會責任。

  我代表華潤電力對外三取得的榮譽和優異成績表示熱烈祝賀,對外三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也對推動這次合作的秦總、倪校長、周局長、毛教授、徐局長等老領導表示崇高敬意和感謝!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用更加長遠的眼光和更加開放的姿態,不斷深化合作,凝心聚力,為共同致力于建設一個清新富饒的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王毅                                    劉萍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國務院原參事/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致辭:在我們期盼藍天碧水當中,人們會問,國家為我們做些什么?同時要問,我們為社會做了些什么?更要問我們為子孫后代做了些什么?上海外三做得好,徐州銅山做得好。長期以來,上海外三沿著綠色低碳循環方向,全面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堅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在馮偉忠同志領導下,不但奮起直追迎頭趕上,而且超越了世界先進水平,為中國掙得了當之無愧的冠軍,為中國能源業掙得了榮譽。

  今天我們在徐州召開這樣的會議,再一次以鐵的事實告訴世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樣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習近平同志去年向我們發出偉大號召,中國能源要革命,能源消費要革命,能源工業要革命,能源科技要革命,能源體制要革命,要還能源三平屬性。面對浩浩蕩蕩的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為了從根本上確保國家經濟、國防和能源安全,只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發展主動權。

  英國人提出低碳經濟理論;美國人推動了互聯網發展和信息產業發展;德國人提出了工業4.0,真正驅動了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車輪,拉開了人類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是精彩紛呈的科技大戰,它特點是合作競爭、成果共享、服務人類;這次大戰結果,要么占領高地,要么無奈從屬,要么甘拜下風,遠遠落伍。習近平指出,我們不能做其他國家附庸,我們不能永遠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要不被人顛覆,首先要顛覆我們自己。學習將影響我們的未來,科技影響我們的未來。我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是人類發展永恒的主題。建設美麗中國,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才能實現中國民族的永續發展。治理霧霾,治理空氣、治理水、治理土地等等環境污染,應對氣候變化其核心就是要保障全體人民的健康,保障子孫后代的健康。只有實現能源革命,才能實現保證青山綠水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讓我們大家都來做能源革命的促進派,為了振興中華,為了建設美麗中國,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讓每個中國人生活的更加有尊嚴,更加幸福,我們要把電廠節能減排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送給與會者,送給馮偉忠、中國電力科技網、銅山的同志們五言小詩一首:《請看三(外三)加山(銅山)》——外三天下先,銅山敢登攀。度煤降十克,請看三加山。

  原機械工業部電工局局長周鶴良致辭:他回顧了親自參加外三項目審批的經過。結合當前國內經濟能源格局、2014年6月13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和2014年8月18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分析煤的燃燒和發展新能源都能驅動發展理念,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議:電廠要多元化發展,只有不斷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不斷提高燃煤發電效率,不斷降低燃煤發電排放,煤電才能大有作為。


徐錠明                                    周鶴良


  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減排中心主任王凡代表原能源部總工程師秦中一致辭,并發表“推廣火電創新技術,促進能源生產革命”演講。國家經濟在發展、人民生活需要提高,電力行業要在安全提供電力的同時,還能使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就必須大力推廣創新技術,通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來實現中國能源夢。演講分析外三創新技術的精髓:一是注重發電設備保效;二是在廣義回熱理論基礎上,用好用活回熱技術,不但把回熱技術用于加熱蒸汽,還用于加熱鍋爐補給水、煤粉等其它介質,最大限度節約了能源;三是系統考慮和解決提效和減排,尤其是解決脫硫、除氮等問題,使電廠的脫硫和除氮,不再增加能源消耗和企業負擔,讓節能和環保高度統一融合,推動了電廠生產系統和過程的革命。要加快推廣創新技術,還需要領導重視特別是一把手支持,需要典型引路,要建立創新團隊和創新商業模式、要盡快制定鼓勵政策措施,育創新環境建立創新機制鼓勵更多創新。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唐飛發表“我國1000MW機組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演講。目前,我國已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階段,未來20~30年,發電裝機總量增長趨緩甚至停滯,資源節約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準則,污染物處理受到嚴格管控,可再生能源技術成熟,在能源消費中占據重要地位。基于此形式未來超超臨界機組將在材料和技術進步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蒸汽參數(610~620℃甚至700℃以上)、全面優化熱力系統、減少輔機電耗、降低耗水指標等方面持續取得進步。在實現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之后,脫硫廢水等液體污染物處理技術將取得實質性進展以應對更加嚴格的環保要求,灰渣綜合利用也將全面嚴格實施,微量重金屬元素也將控制更加嚴格。煤電機組將能更好地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協調共存。為了消納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除采用儲能和推進用戶側智能化之外,煤電機組將需要實現更加靈活的負荷調節性能,或與可再生能源聯合發電。因此,百萬機組需要面臨提高機組運行靈活性的挑戰。隨著發電機組節能減排調度的實施,今后,現役百萬機組也存在升級改造的驅動力。
 


王凡                                    唐飛
 
秦中一                             與會專家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偉忠發表“高效綠色煤電技術的發展之探索”主題演講。通過直流鍋爐新型節能啟動系列技術、回轉式空預器接觸式全向柔性密封技術、廣義回熱系列技術、低氧及低氮高效燃燒技術、汽輪機設計參數及運行調節方式的優化、給水泵配置優化、SPE綜合治理系列技術、火電機組集中式變頻總電源技術等一大批綜合優化和科技創新項目的實施,外三廠在現有蒸汽參數、材料技術及單位造價條件下,通過建設期及投產后的全面、持續的優化和創新,機組效率不斷提高。目前外三機組的理論凈效率(含脫硫、脫硝)已提升至 46.5% ,這已與目前700℃計劃的期望效率相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通過“零能耗脫硫”、“節能型高效除塵”及“節能型全天候高效脫硝”系列技術的成功研發,破解傳統環保“高投入、高能耗、高運行費用”困局,尋求節能型環保技術,使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和諧統一!

  介紹了根據“一種高低位分軸布置的汽輪發電機組”專利技術,研發新一代高效超臨界機組的技術核心和技術優勢。

  馮偉忠最后表示:今后,我們還將繼續推動熱能動力和電力環保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創新實踐,不斷開發節能減排新技術,為我國及國際社會節能和環保事業作出新貢獻。


馮偉忠


  華潤徐州銅山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穎俊發表“華潤徐州銅山電力有限公司節能減排創新之路”演講。華潤電力致力于環境友好型企業建設,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項目和循環經濟模式發展,注重應用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推動實施脫硫、脫硝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作為華潤電力附屬企業,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便高度重視減排工作,追求環境與效益的共同發展。在華潤電力和江蘇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對我公司兩臺百萬機組開展了節能診斷工作。2014年9月18日,節能減排綜合改造項目正式開工,銅山電廠是第一家接受外三技術改造的電廠。經過雙方通力合作、攻堅克難,6個技術改造項目歷時兩個月完成。2015年1月14日,#5機組六大節能改造項目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2015年3月6日,順利完成#5機組節能改造后性能考核試驗。從各項參數看,系統安全性、可靠性、節能效益均顯著提升。通過與未改造的6號機組對比,供電煤耗降低了約10克/千瓦時,效果比較突出。按照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全年發電量120億千瓦時計算,改造后每年可節約12萬噸標煤,按照目前標煤單價500元/噸計算,全年節能收益約6000萬元。在環保指標方面,粉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可大幅減少,為全社會帶來的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總經理助理呂洋發表“精細施工打造節能減排樣板工程”演講。60多年來,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建設了包括國產第一臺6MW、600MW、900MW火電機組、中國首座實驗快堆、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座核電站。剛剛建設投產的淮南平圩三期五號機組被譽為世界首臺“三百工程”。公司通過上海外高橋電廠二期及三期工程維護檢修及改造工作,對申能科技的關鍵技術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完美的實踐,憑著對電廠建設、運行維護、檢修和技術改造的豐富經驗,承接了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節能減排綜合改造項目。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 #5機組是公司承攬的第一臺節能減排改造工程,施工范圍廣,安全風險大,作業工期緊,技術要求高,沒有技術方案和施工經驗可借鑒。針對工程挑戰,因地制宜,技術先導,按照“保安全、抓質量、促進度、創效益”的項目管理原則和“超前策劃、樣板引路、過程控制、一次成優”的管理理念進行精益管理和精細施工。再一次踐行了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不斷超越、追求完美”的企業精神和“誠信為本、創新為魂”的經營理念。
 


蔣穎俊                                    呂洋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俞興超發表“銅山電廠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節能技術改造及成效”演講。從改造項目內容、實施過程、項目成效三方面介紹了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5機組節能改造具體情況。通過改造,#5機組節能量達到10克/千瓦時以上。并得出以下經驗:深入了解技改工程及設備實際情況,做到對癥下藥;加強設計接口的審核工作,避免類似低省在個別負荷點的振蕩等現象;項目設計能迎合形勢發展,服務好業主的其他相關工作;進一步加強運行調整,做好業主運行人員的培訓工作;建議業主盡快進行工程項目的落實;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盡快推進落實相關標準的引進及使用。

  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顧為東發表“產業能源互聯網與高效低排放大容量燃煤電廠長期調峰低負荷運行零邊際成本”演講。鑒于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性,電網企業以抽水蓄能電站,或少數應急、調峰電廠進行調峰。而抽水蓄能電站和調峰電廠,投資大,運行成本高,調峰能力有限,遠解決不了日益突出的調峰難題。調峰“鋁電池”項目,變高耗能特性為高載能特性,調峰效果顯著,相對成本低廉,可滿足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調峰需求,節約電網的巨額調峰投入。“多能源協同供電系統”與“余熱回收及發電系統”協同工作,達到,高電價的白天降耗減少所占負荷容量,低電價的夜間大量增加負荷容量,在大幅度調峰的同時降低運行成本。在我國大規模推廣采用“鋁電池”調峰電站,將我國以煤電為主的剛性電網轉變為柔性電網,電網利用率從約30%提高到50-55%,躍升世界先進水平;全國火力發電機組發電量通過內涵存量資產增加30%-40%,經濟效益增長2倍以上;實現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全部100%高效利用并推動風機、光伏等裝備制造業井噴式、爆發性增長,全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俞興超                                    顧為東


  中國電力報發電部主任馮義軍發表“全國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現狀”演講。在我國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和環境監管力度雙重施壓之下,2014年初開始,煤電行業主動加碼、提出超低排放這個更高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目標。作為新鮮事物,超低排放起步之初也受到了極大的爭議。演講盤點了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燃煤電廠,從全國的情況來看,火電“超低排放”改造之風正由浙江、廣東、江蘇、山東、河北、山西等省份迅速向全國蔓延。超低排放獲政策性支持越來越多,創新性低費用的實現超低排放的技術正越來越受發電集團的重視,各種技術突破正層出不窮涌現,后來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的機組或新建機組其費用正在迅速下降。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域聯防聯控,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這一定調為超低排放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清華大學教授毛健雄發表“上海外三節能減排創新技術之認識和思考”演講。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改善熱力學性能成為中國效率最高的超超臨界燃煤火電廠,“廣義回熱”是外三創新技術的核心,通過“廣義回熱”系統優化,最大限度地減少煙氣流量,從而降低了鍋爐尾部的設備能耗和排煙損失。對上海外三廠節能減排創新技術的認識和體會如下:創新思維就是逆向思維,打破傳統,打破常規,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外三的創新是從系統入手、中醫療法,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廣義回熱”技術,實現了“鍋爐的問題汽輪機解決, 汽輪機的問題鍋爐解決”,“火的問題水解決,水的問題火解決”。

  抓住關鍵,帶動全局,達到綜合治理,節能和環保相得益彰,實現了節能型環保和“一箭多雕”。科學嚴謹,膽大心細,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才能做到日新月異, “研發一批,儲備一批, 實施一批”,做到改造一個成功一個,創新改造常年不斷,機組性能年年有新提高,做到經濟效益和節能環保成果相統一,實現了供電效率不斷提高,供電煤耗不斷改善,污染物排放不斷降低,經濟效益不斷增加。
 


馮義軍                                    毛健雄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發表“電氣化是我國發展的核心”演講并對會議做出總結。電是最清潔、高效,便于配送,便于分布式應用,最易于和其他能源協同,最易于控制和高度智能化,是最易于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能源。電在現今人類的衣食住行中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我國居民生活用電數量和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且城鄉差距明顯。擴大電能的使用范圍,是世界上解決大氣環境污染的關鍵途徑。采用“近零排放”煤電機組集中、高效利用煤炭,替代散燒煤及低效利用方式,污染物排放將大大降低,可明顯改善區域環境。加速居民生活電氣化可平抑電網峰谷差,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最后,倪維斗院士總結道:煤炭是我國主力能源,但是用于發電的煤炭占總能源消耗50% 低于全世界53.5%,更低于美國98%和德國89%。我們應該解決煤的燃燒問題,而不是遏制煤電的發展。將來電力還要大力發展,要現代化,電力化、電氣化肯定要大發展,黨領導下的法制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等發達國家)。今天是推廣外三經驗的會議,是個盛會,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希望通過這次會議推動中國電力系統更好的節能,更好的學習外三的經驗,更好的實施二次再熱。也希望大家對會議提出建議,也能夠促進自己工作的改進。謝謝大家!

  6月12日,與會嘉賓參觀了華潤徐州銅山電力有限公司。該公司總裝機容量328萬千瓦。兩臺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分別于2010年6月和7月建成投產,工程同步建設脫硫、脫硝和防風抑塵網等環保設施。百萬機組選型代表了現階段國內燃煤發電機組高效、低耗、環保的最先進水平,機組三大主機均由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工程建設期間,兩臺機組均實現了廠用電受電、水壓試驗、汽輪機沖轉、并網發電、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等多個一次性成功,從整套啟動到168小時試運結束,分別用時18、14天,創造了國內同類型機組的最好水平。

  2014年9月—11月申能科技完成了對華潤徐州銅山電廠1000MW超超臨界5#機組移植外三6項技術改造。性能試驗及電廠統計表明,改造后,機組煤耗下降超過10克/千瓦時,遠超7.5克/千瓦時的合同保證值。作為外三經驗的第一次系統復制,銅山電廠的改造成功意義重大。這意味著,外三的節能創新技術可以復制,并且能夠推廣。中國電力科技網組織本次會議可謂正逢其時,對樹立典型示范作用、推廣先進節能減排技術,促進我國能源結構升級,貫徹節能減排行動計劃有著積極作用。


參觀


  中國電力科技網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實況錄像,贈送各發電集團、電網公司主管部門和相關電廠、科研單位;還將本次會議專家演講PPT上傳至中國電力科技網電力月刊,供廣大從事超超臨界工作者在線瀏覽。將先進技術和經驗保存、共享、傳播,為我國電力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中國電力報》頭版報道全文:
 

華潤銅山電廠成功系統復制外三技術
外三技術推廣獲重大進展
華潤、神華、大唐、華電等集團已簽訂技術推廣合作協議

中國電力報 馮義軍


  “我期待這次由中國電力科技網組織召開的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以下簡稱“外三”)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將成為電力系統節能減排里程碑意義的會議。”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在參觀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華潤銅山電廠)時表示。

  一次技術交流研討會為何會有如此高的評價?

  原來,據中國電力科技網CEO魏毓璞介紹,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首個系統復制外三技術的電廠,推廣應用外三7項創新技術,改造投運后每千瓦時供電煤耗下降10克標準煤以上,是目前外三以外成功應用外三系列創新技術的典范。

  眼見為實。在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召開的外三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自然備受關注。“兩三百人同時來參觀我們電廠,這在過去沒有過。”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毅告訴 《中國電力報》記者。

  這次交流研討會可謂動靜不小,除了全國發電領域數百人的參會人員,除了倪維斗院士,還有原能源部總工秦中一,國家發展改革委原能源局局長徐錠明,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原機械工業部電工局局長周鶴良,清華大學教授毛健雄,華潤電力高級副總裁兼火電事業部總經理劉萍等行業權威人士。

“外三”效應

  
外三近年實施諸多重大技術創新和設備、設計、工藝優化,超越傳統設計理念,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建成效率最高、煤耗和排放最低綠色煤電,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全國唯一“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基地”稱號。

  “外三和承擔外三技術推廣的上海申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對我公司5號、6號兩臺百萬機組開展了節能診斷工作,并將外三技術系統復制到我廠。截至目前,從各項參數看,系統安全性、可靠性、節能效益均顯著提升。通過與未改造的6號機組對比,5號機組供電煤耗降低了超過10克/千瓦時。”華潤徐州銅山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穎俊告訴 《中國電力報》記者。

  據了解,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主要設備型號和外三一致,設計院也是同一家,具備天然的改造優勢。2014年9月18日,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家系統復制外三技術的電廠,節能減排綜合改造項目正式開工。6個技術改造項目歷時兩個月完成。今年1月14日,5號機組6大節能改造項目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3月6日,順利完成5號機組節能改造后性能考核試驗。

  兩臺機組改造完成后,按照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全年發電量120億千瓦時計算,改造后每年可節約12萬噸標煤,按照目前標煤單價500元/噸計算,全年節能收益約6000萬元。在環保指標方面,粉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可大幅減少,為全社會帶來的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我代表華潤電力對外三取得的榮譽和優異成績表示熱烈祝賀,對外三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火電事業部總經理劉萍在上述會議上表示。記者了解到,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已在河北曹妃甸新建的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項目中,計劃完全按照外三全部創新技術進行設計,并已開工建設。“華潤曹妃甸項目將來投產所達到的性能指標有望超過外三現有水平。”魏毓璞向記者分析道。

  近年來,中國能源研究會一直致力于外三技術的推廣應用。據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減排中心主任王凡介紹,截至目前,大唐、華電、神華、華潤等集團已簽訂外三技術推廣合作協議。記者從相關資料了解到,早在2009年,國電集團就向全系統下發學習外三工程先進經驗的文件。

  王凡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談道,大唐集團計劃在呂泗電廠、黃島電廠、彬長電廠等3個電廠試點推行外三節能減排系列創新技術,并在研究建立推廣創新技術的商業合作模式。神華集團已在安徽安慶、福建羅源灣新建電廠中,聯合設計院和設備制造廠家,利用外三成熟的創新技術,對原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力爭新電廠投產就能達到或超過外三的現有水平。安徽安慶電廠3號百萬機組,采用了外三廠的部分創新技術和神華自己的環保技術,已完成168試運行,并取得了很好的實效。
   
“外三”解讀

  
“我去過外三廠多次,2006年電廠建設時期去過一次,2008年建成投產去過一次,2011年去過一次。2009年以來,他們對投產機組主輔設備運行系統逐年改進,不斷優化,到2011年初,外三廠的上級單位上海申能公司正式向財政部申報外三技術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亮點是供電煤耗達到276克/千瓦時。當時,我擔任財政部項目專家評審組組長,專家們討論,認為外三節能效果顯著,有自主創新成果,應加以推廣應用,最后以高分92分評審通過。財政部從2011年開始分三個年度給申能能源科技公司下達節能減排補助費用。”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原機械工業部電工局局長周鶴良介紹道。

  “‘廣義回熱’是外三創新技術的核心。”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毛健雄表示:“‘廣義回熱’技術實現了‘鍋爐的問題汽輪機解決,汽輪機的問題鍋爐解決。火的問題水解決,水的問題火解決。外三的經驗就是超超臨界電廠減排二氧化碳的方向。”據毛健雄分析,外三的“廣義回熱”技術的核心,是在傳統的汽輪機抽汽加熱給水回熱技術的基礎上的發展,其特點是通過汽輪機的抽汽,把能量調動給鍋爐,不但抽汽加熱給水,而且對一切進入鍋爐的物料進行抽汽加熱,形成了“廣義回熱”技術,這是外三系列節能減排技術的核心。

  據了解,“廣義回熱”包括:可調式給水恒溫回熱技術———回熱抽汽補充加熱鍋爐給水;送風回熱技術———回熱抽汽加熱鍋爐進風;送粉回熱技術———回熱抽汽加熱鍋爐送粉;鄰機抽汽回熱啟動系列技術———鄰機抽汽回熱加熱給水啟動解決氧化皮和催化劑延壽保效。“‘廣義回熱’實現了機組安全、高效和節能型低排放的‘一箭多雕’。”毛健雄表示。

  “上海外三廠馮偉忠教授引領的火電廠創新技術,借鑒了中醫的理論,講究系統分析和研究,完全跳出了過去運用單個設備和單項技術的模式,具有跨設備、跨系統、突破傳統工藝的設計思路,對每臺套發電機組還會有個性化設計,簡單照抄和翻版是不行的。所以,通過建立新型商業合作模式,可以保證創新技術發明人無保留地使用自己的技術,使創新技術不走樣,達到最大預期效果。”王凡分析認為。

  “外三工程設計特點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實施了諸多技術創新和設計優化,這些創新和優化部分來自業主的策劃和專利,部分來自外二(上海外高橋第二發電有限公司)建設和投運經驗的應用和推廣,部分借鑒歐洲火電技術的創新。”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龍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道。在他看來,外三在設計優化方面包括:機組系統設計參數優化、再熱器系統壓降優化、蒸汽和給水管道系統優化技術、煙氣余熱回收等。

  “外三是我國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的范例。外三的總經理馮偉忠這樣優秀的企業家也許不能復制,但是他領導的外三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是可以復制的。”倪維斗在上述會議上表示。


外三的成就具有世界級意義

作者: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分論壇執行主席克里斯托弗·馬賽拉 來源:中國電力報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馮偉忠教授及其團隊在美國加州圣地亞哥市2015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會議所進行的報告不僅贏得了對來源于創造世界上最高效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馮偉忠教授及其團隊證明了上述成就在中國極其嚴格的空氣質量法規下依然能夠實現。

  這些成就證明了世界上最好的在網燃煤發電廠在中國。

  當ASME電廠運行與維護技術委員會論文審核小組初次讀到馮教授的論文初稿時,我們便很快意識到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在能效、環境保護、設備保護以及電網可靠性方面已經取得了大量創造性、極其重要的進步。

  鑒于如此大量的重要技術成果在馮教授的論文初稿中出現,論文審核小組邀請馮教授擴展他的論文和報告。最終,馮教授和他的團隊進行了5個報告,包括一次完全由外三團隊提供資料而進行的專場討論報告。

  在專場討論中,馮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技術專長。馮教授分享外三技術成就的方式極具吸引力,團隊中的其他工程師也積極參與,這些使聽眾非常活躍地參與到了提問和討論中,這種交流方式突破常規,成效顯著。馮教授提供的很多信息都被聽眾迅速理解接受,并在與會者中引起廣泛反響,許多人建議馮教授以后應該再來美國與他們分享更多的信息。

  對于馮教授在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對世界發電行業潛在影響的重要性,再稱贊也不為過。馮教授所提供的論文和報告質量和數量均十分卓越。

  馮教授論文中探討的任何一項技術對發電行業都極其重要。馮教授已經取得的技術成就中的任何一項,對絕大多數個人、組織或國家來說已經算是終身成就了。馮教授的團隊已經取得了如此之多的成就并且在此次會議中充分地進行了展示分享,不得不說這十分驚人。

  馮教授領導的外三團隊成功地將前所未聞的能效提升與極低的環境影響結合在一起,同時使用創新的工程技術解決了許多之前公認棘手的難題。

  借助像ASME、教育機構、媒體和社交網絡系統這樣的工程組織對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成就進行宣傳非常重要,因為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成功表明他們能夠以極其高效的方式利用煤炭,且大氣污染物排放水平遠低于目前中國極其嚴苛的排放限值。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這些成就具有世界級的意義,提高對這些成就的利用將直接有助于減少世界范圍存在的貧困,提高生活質量。

  對包括我們在內的想要向世界上最好的電力工程師學習的電力行業工作者而言,了解馮教授及其團隊在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所取得的驚人成就必不可少。

  馮教授的成就幾乎在一夜之間極大地提高了火力電廠運行的最佳標準。在我們看來,這是從一般可接受的累進到一個全新的運行黃金標準的范例轉變。

  2015年是ASME鍋爐及壓力容器規范頒布100周年。這一規范的成功歸功于相互團結協作,為共同目標努力。馮教授在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取得的矚目成就為下一個一百年的能源發展打下了非凡的基礎。如果我們更多地利用上述原則與世界電力行業分享馮教授的技術,那么我們朝著創建更高效、更環保的發電系統目標就會更加快速邁出巨大步伐。
   

期待世界發電史上又一里程碑
作者:倪維斗 祁海鷹 毛健雄 來源:中國電力報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外三”)是上海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是在能源環境領域實現中國創造和創新發展的杰出代表。其取得的成就早已為國家部委、幾大電力集團和知名高校以及國際權威能源機構和跨國公司所公認!衷心期待外三排除萬難,全力以赴,早日完成凝聚中國智慧、在世界發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高低位分軸布置汽輪發電機技術的251工程”,圓我中華電力夢

  近年來,外三工作的創新價值和對于推動我國燃煤火電節能減排的重要意義處處彰顯。外三總經理馮偉忠多次應邀到世界各地講座,介紹外三的節能減排創新技術,給行業內外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各地企業多次到外三考察和調研,與外三深入討論有關技術和理論問題。筆者為外三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論突破和技術創新成果所震撼,深刻意識到這些成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外三的每一項技術創新都是集數學、熱力學、電工學等理論、工程經驗以及創新思維于一體,將現有設備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常給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感,突破了許多傳統電廠設計中的框框,為我國超超臨界燃煤火電技術的發展積累了很多重要的經驗。特別是外三所運用的傳統中醫的辯證和系統性思維模式所進行的技術創新,對我國今后創新人才培養有極大的啟發。

  外三成就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1.供電煤耗連續7年領先世界,污染排放遠低于最新國標外三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在2008年一投產,設計供電煤耗就超越290克/千瓦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實際運行供電煤耗達到了287克/千瓦時,最近又創下了276克/千瓦時的奇跡,對全世界電力行業都是一個震撼。

  同時,外三還實現了遠低于最新國標的超低排放。國際能源署清潔煤中心(IEACCC)由此得出外三是“世界最清潔的電廠”的評價。

  由于外三的不懈努力,不僅獲得2011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還得到國家能源局2014年頒發的我國唯一的“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基地”稱號。中外權威機構也在上海舉辦專場會議并組織代表參觀外三,如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組織的 “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4年會”,國際能源署清潔煤中心、中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召開的 “提高火電廠效率國際研討會”(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提高燃煤火電效率創新技術專家研討會”(2015年)等。外三的成就在與會者中產生極大反響。7月初在美國圣迭戈舉行的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百年學術論壇上,外三用兩天時間就 “上海原創”的火電技術進行了5次報告,獲得廣泛贊譽和認可。

  2.與能源領域重點高校建立了密切關系對外三越是了解,筆者越發深受鼓舞。為此,筆者在電力系統和高校積極宣傳外三業績,促成清華大學與外三對清華研究生進行聯合培養,今年更有數位博士、碩士畢業生正式加入外三團隊。上海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大學和東南大學等重點高校先后派團考察,并聘馮偉忠為客座教授。

  這充分說明外三從科學理論到工程實踐得到了高校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為人才培養樹立了理論聯系實際、走中國式創新道    路的價值典范。

  3.獲得幾大電力集團的技術推廣合作據筆者所知,2009年中國電力顧問集團曾組織數十名專家到外三調研,對外三創新技術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此后,華潤、神華、大唐、華電四大電力集團的領導層及專家先后多批次現場考察,不僅深感震撼,而且全都與申能能源科技(外三)簽訂了技術推廣合作協議。

  4.首個對外技術推廣項目獲得巨大成功2014年,申能能源科技(外三)對華潤旗下的江蘇銅山電廠首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進行了技術改造,使供電煤耗下降10克/千瓦時以上,可年節煤10余萬噸,改造成效遠超預期。筆者參加了6月在徐州召開的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節能減排技術交流研討會”并參觀了銅山電廠。由此也證明,外三的技術完全可復制、可推廣。

  5.發明了極富創新的下一代燃煤火電技術這項被譽為“251工程”的技術創造性地將汽輪發電機采用高低位分軸布置,從根本上破除了目前發展600~700攝氏度兩次再熱超超臨界技術所面臨的發展瓶頸,將上百米極其昂貴的主蒸汽管道縮短85%,同時提出135萬千瓦兩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的最佳功率等級,可實現251克/千瓦時的超低煤耗。
這無疑是發電行業的重大創舉,但并非只是一個概念,而是經過2011年中國電力顧問集團組織的專家評審,今年國家能源局通過中咨公司組織的專家再評審和西門子等公司的充分論證,認為“251工程”是高性價比的最優可實施技術方案。

  西門子認為,該技術能大大提高火力發電機組的凈效率,是改革高污染發電行業成為低排放綠色產業的唯一機遇。此技術是引領世界煤電繼續發展的技術,如果能應用到工程中,將使中國成為世界火電業的領導者。

  我們相信,這是跨國巨頭的客觀評價。

  由上可見,外三的發明創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用幾十年的工程積累、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創新精神的激勵,創新思維的引領,嚴謹的科學論證和測試,腳踏實地和兢兢業業的工作才形成的。對此,從國家部委到幾大電力集團,從業界到知名重點高校乃至世界頂級能源專家、跨國公司,無一不是經過審慎和嚴謹科學的考察調研才進行實事求是的判斷、評價或重大技術改造決策的。

  毫無疑問,外三是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燃煤火電節能減排技術樹立的世界性標桿和中國創造的旗幟,為上海乃至中國贏得了榮譽,為創新型國家建設進行了重大貢獻,是我國工業界和高等院校學習的榜樣。

  希望能有更多的“外三”涌現出來,這才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作者分別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原所長,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







相關報道
協合運維
電力月刊171期
海上風光電開發建設與運行維護創新技術發展論壇
燃煤電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大會
?

掃描關注“電力科技”公眾號